·郑州市二级专科医院 ·郑州市医保定点医院

当前位置:主页 > 甲状腺科 > 甲状腺结节 >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与初步判断时间:2025-09-01 16:17  来源:乳腺专科医院

  摘要: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准确鉴别其良恶性对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至关重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细针穿刺活检等,并介绍了基于这些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判断的要点,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一、引言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出现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异常的团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上下移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检查技术的进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上升。然而,甲状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结节通常生长缓慢,对健康影响较小;而恶性结节(甲状腺癌)则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准确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是临床诊疗中的关键环节。

  二、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常用方法

  (一)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初步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年龄和性别:甲状腺结节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恶性结节的发生率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儿童时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恶性可能性相对较高;50岁以上的患者恶性结节的发病率也较年轻人高。此外,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的恶性结节比例相对较高。

  辐射暴露史:颈部接受过辐射治疗是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患者有儿童时期头颈部放射治疗史,其甲状腺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家族史: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其患甲状腺结节恶性的风险较无家族史者显著升高。某些遗传综合征,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2 型(MEN2)、Cowden 综合征等,也常伴有甲状腺癌的发生。

  结节生长速度:良性结节通常生长缓慢,多年无明显变化;而恶性结节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如果结节在数周或数月内明显增大,应高度怀疑恶性的可能。

  伴随症状:询问患者是否伴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颈部疼痛等症状。声音嘶哑可能是由于结节压迫喉返神经所致;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提示结节较大,压迫食管和气管;颈部疼痛可能与结节内出血、炎症或恶性病变有关。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甲状腺结节评估的重要步骤,主要包括视诊和触诊。

  视诊:观察患者颈部是否对称,有无隆起或肿胀。让患者做吞咽动作,观察甲状腺随吞咽上下移动的情况,以及结节是否随之移动。

  触诊:医生用手指轻轻触摸甲状腺,感受结节的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良性结节通常质地较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活动度好,无压痛;而恶性结节质地较硬,表面不平整,活动度差,可能伴有压痛。此外,触诊时还应注意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恶性结节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导致淋巴结肿大。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以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一定的线索。

  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正常,但部分结节可能具有自主分泌功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T3、T4 升高,TSH 降低)或甲状腺功能减退(T3、T4 降低,TSH 升高)。甲状腺功能异常本身并不能直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但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

  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测: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常伴有 TPOAb 和 TgAb 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较高,且部分结节可能为恶性。因此,抗体检测有助于判断结节是否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

  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Tg 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清 Tg 水平较低。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后,Tg 可以作为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指标。但对于未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Tg 检测的诊断价值有限,因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均可分泌 Tg。

  (四)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具有无创、便捷、准确等优点。它可以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结节的数量、大小、位置、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等特征。以下超声表现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

  边界不清:恶性结节的边界往往不清晰,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

  形态不规则:良性结节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而恶性结节形态多不规则,可呈分叶状或蟹足样改变。

  内部回声不均匀:恶性结节内部回声常不均匀,可伴有微小钙化、液化或囊性变等。

  微小钙化:微小钙化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尤其是砂粒体样钙化,对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纵横比大于 1:即结节的前后径大于左右径,提示结节垂直生长,恶性可能性较大。

  血流信号丰富:恶性结节内部及周边常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提示结节生长活跃。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CT 和 MRI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评估有无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但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CT 和 MRI 的准确性不如超声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只有在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怀疑结节侵犯周围重要器官(如气管、食管、血管等)时,才考虑进行 CT 或 MRI 检查。

  核素扫描:核素扫描通过口服放射性核素(如 99mTc 或 131I),观察甲状腺对核素的摄取情况,将甲状腺结节分为热结节、温结节和冷结节。热结节是指结节部位核素摄取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通常为良性功能性结节;温结节是指结节部位核素摄取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相似;冷结节是指结节部位核素摄取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冷结节中恶性的比例相对较高,但大多数冷结节仍为良性病变,因此核素扫描不能单独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

  (五)细针穿刺活检(FNAB)

  细针穿刺活检是在超声引导下用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抽取少量细胞进行病理检查的方法,是目前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FNAB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准确性高等优点,其诊断准确率可达 90%以上。根据细胞学检查结果,可将甲状腺结节分为以下几类:

  良性:细胞学形态正常,无恶性特征。

  恶性:发现癌细胞,可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癌。

  可疑恶性:细胞学形态有一定异常,但不能确诊为恶性,需要进一步检查或重复穿刺。

  无法诊断:由于穿刺标本量不足或细胞学特征不典型等原因,无法明确结节的性质。

  三、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初步判断

  综合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细针穿刺活检等结果,可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初步判断。

  高度怀疑恶性:如果患者有辐射暴露史、甲状腺癌家族史,结节质地硬、表面不平整、活动度差,超声检查显示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有微小钙化、纵横比大于1、血流信号丰富,且 FNAB 结果为恶性或可疑恶性,则高度怀疑为甲状腺恶性结节,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可能为良性:若患者无相关危险因素,结节质地软、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超声检查显示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无微小钙化,且 FNAB结果为良性,则可能为甲状腺良性结节,可定期随访观察。

  难以确定性质:对于部分检查结果不典型或 FNAB无法诊断的结节,难以确定其良恶性。此时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重复穿刺、基因检测或密切随访观察等方法,进一步明确结节的性质。

  四、结论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需要结合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细针穿刺活检等多种方法。通过全面、系统的评估,可以初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可能为良性的结节,可定期随访观察;对于难以确定性质的结节,需进一步检查或密切观察。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建议,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关资讯Health information